2025年1月,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天府综保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作为四川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天府综保区的设立标志着四川省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四川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及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天府综保区位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北侧,是四川省内第6个、成都市内第3个综合保税区。该保税区规划面积1.083平方公里,分为口岸功能区和保税功能区。天府综保区的设立,旨在依托天府国际机场的门户枢纽优势,重点培育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创新服务、先进制造三大功能业态,进一步助力四川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以保税为基本功能,实行特定税收政策和进出口管理政策的经济功能区。天府综保区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载体,具有高层次的开放度、丰富的优惠政策、齐全的功能和简化的监管流程,对发展外贸、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天府综保区的建设与运营,将充分发挥天府国际机场的腹仓集货能力,整合川渝货运资源,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服务商、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贸易商入驻。这些企业将在区内开展国际中转、分拨集拼、转口贸易等业务,聚焦跨境电商、冷链生鲜、保税研发、数字贸易、检测维修、医药冷链、医疗器械维修等业态。通过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天府综保区将提质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风貌形象,推动实现“特色立园”和“企业满园”。
天府综保区的设立,将进一步完善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和产业承载功能,助推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通过发挥天府国际机场航空枢纽高端资源聚集优势,依托口岸对外开放平台与机场丰富的航线通道网络资源优势,天府综保区将聚焦“高时效、高附加值”产业物流需求,与省内其他综保区错位发展,优化全市开放平台布局,服务区域开放经济发展。
天府综保区的功能定位明确,将依托临空优势,重点发展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创新服务、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天府综保区将充分利用天府国际机场的航空物流资源,构建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创新服务方面,天府综保区将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提供创新孵化、技术研发、检测认证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方面,天府综保区将引进高端制造企业和项目,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发展。
天府综保区的建设进展迅速,项目分三期进行,一期首开区预计于2025年一季度全面完工,并基本具备海关封关验收条件。目前,天府综保区已招引和储备了20余个重点入区项目,涵盖了跨境电商、冷链物流、保税研发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丰富天府综保区的产业生态,提升综合竞争力。
展望未来,天府综保区将充分发挥其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四川外贸进出口值的持续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四川省内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达到5351.2亿元,同比增长24.8%,支撑起四川外贸的“半边天”。天府综保区的设立和运营,将进一步推动四川外贸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四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的获批设立,是四川省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重要举措。通过发挥天府国际机场的门户枢纽优势,天府综保区将重点培育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创新服务、先进制造三大功能业态,推动四川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随着天府综保区的建设和运营,四川的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